查看原文
其他

快速「收敛」是一种能力

2017-12-12 张辉 辉哥奇谭

Apple总是习惯在每年的WWDC Apple开发者大会期间发布新的iOS和Mac OS操作系统, 此时开发者可以下载到测试版本。刚开始发布的时候测试版本的Bug非常多,但是据曾经在Apple工作过的朋友讲,Apple工程师团队有一个能力,就是能快速收敛Bug,简而言之,就是随着每个测试版本的迭代,整个系统的Bug数量在快速减少。从曲线上看,这是一个Bug数量快速下降的曲线,我们把这种趋势称之为「收敛」。

与「收敛」相对应,有一种过程叫「发散」,表现在曲线上就是Bug数量随着时间推移,版本更迭不减反增。

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「发散」和「收敛」是长期并存的两种状态。比如我们在讨论问题,尤其是「头脑风暴」讨论问题时,一般都是一个发散的过程。特别在「头脑风暴」期间,要鼓励大家充分的发散,所以有一个基本原则是:不许批评,即无论任何人提出任何匪夷所思、天马行空的想法,与会的其他人都不得批评。以此措施来鼓励新想法的提出。

但是,在除此之外的很多时候,尤其是有deadline,需要尽快解决问题的时候,就要强调「收敛」了,即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漫无章法的讨论之时,需要汇聚大家的注意力,集中精力讨论关键问题,并且在关键问题上的解决方案上,要加以充分的限制,以求「统一思路,快速形成结论」。

如果说在「发散」时,大家采用的是比较「民主」的氛围,那么在强调「收敛」时,就需要强调比较「集中」的氛围。需要有人能挺身而出,站出来,让大家安静下来,所有人集中精力开一个会。

这个时候,白板是很好的工具。这个挺身而出的人,需要站在白板前面,把最有潜力的几个答案和关键假设写在白板上,并且询问大家,是否还有其他的考虑。如果没有其他的考虑,就沿着白板上的主线,抓住脉络往前进。在强调「收敛」的时候,只有一个优先级,就是「往前推动」。不能往前推动的事情,本身还不是处于「收敛」的状态。在这个时候能挺身而出,带领大家收敛的人,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出众的领导力。而此时挺身而出,也是能很好的锻炼领导力。

在VUCA(VUCA时代,如何才能「不纠结」?)的情形下,需要真正的领袖挺身而出。

当然,除了集体讨论时需要「收敛」,我们每个人每天也需要「收敛」。假设你很忙,每天要开六七个会议,打十几个电话,看一百封邮件,那么当夜深人静时,你一定要能安静下来,问自己一个问题:「今天的所有事情,哪几件是最重要的?」

在经过纷繁复杂的一天之后,如果不能安静下来问自己这个问题,那么说明你无法对一天的「发散」做一个了断,无法「收敛」。无法「收敛」的一天注定是混乱无章,低效疲劳的一天。这样的日子,重复的再多,只能增加疲劳感,既无法有效的推动工作,更无法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认知。

所谓的领导者,是能在大家混乱时,挺身而出带领大家收敛的人。所谓的学习者,是能在一天的忙碌之后,主动收敛的人。「收敛」很多时候是反人性的,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自律。但「收敛」的意识和能力,正是区分「牛人」和「普通人」的试金石。我们经常说,「牛人是能一针见血,指出关键问题的人」。这里「一针见血」所指的就是「收敛」,能在诸多的线索、可选的答案中直达要害,并且能推动大家认同自己的认知。

而你与我,正需要锻炼这种「收敛」能力。


参考文章:VUCA时代,如何才能「不纠结」?

前一篇文章:怎样过好下一个周末?

原创100天100篇之100/115,爱上你的每一天!

不愿意在朋友圈谈的事情,来小密圈(现已改名「知识星球」)谈吧。我已开通小密圈,我会在小密圈中记录我的坚持。而小密圈里,也聚集了1000多位对于生活同样敏感,同样积极,同样热情的朋友——我的读者们,过去的六个多月,我们成功在「小密圈」营造了一种不同于「微信朋友圈」的氛围。了解「小密圈」,请回复消息「小密圈」(非评论区)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